与会专家大合影

 

八月的草原绿意盎然、繁花点点。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辽阔画卷中,尚锦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技术工作委员会 2019 年度联席会议暨民族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如约而至。

 

会议签到

 

本次会议由深圳市尚十二设计服务有限公司独家冠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服装设计师杂志社联合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承办。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副主席吴海燕、熊兆飞以及来自全国58所院校的学科带头人、知名企业版型师及品牌总监等百余人云集会议,热议当前设计教育的发展路径,以多元化的视角跨界解读民族服饰文化,关注时装设计教育与设计人才培养,探讨中国设计的人文前景与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时尚策源地打造的新路径。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赵东海

 

首先,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赵东海发表致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理念。

深圳市尚十二设计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官 魏志勇

深圳市尚十二设计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官魏志勇先生致辞,他介绍说,香港锦艺集团公司以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使命,以促进中国时尚原创发展为产业情怀,以完整、丰富的产业生态为支撑,针对服装行业的痛点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众多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尚锦集平台,聚力赋能服务于中国时尚产业,助力中国原创走向世界。

北京中纺永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杙先生致辞,尚坤塬作为中纺永景旗下品牌,连续4年赞助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我们要帮助设计师孵化、成长、发展、创新,帮助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在纺织服装产业更好落地。我们要积极地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快速发展,担负起更多的行业责任、社会责任,让我国成为真正的时尚大国。同时,中纺永景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设计师争取了很多相关的政府政策,就产业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资金、办公区、设备、面辅料、特种工艺、资讯和设计理念等的帮助。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助理 朱少芳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听取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助理朱少芳关于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以及2019尚坤塬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工作汇报以及下一年的工作计划,《服装设计师》杂志社主编刘妍所汇报的关于《服装设计师杂志的学术转型》的报告。

 

服装设计师杂志社执行主编、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传媒中心总监 刘妍

 

《服装设计师》杂志创办近20年,在时尚业蓬勃发展的20年里为促进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服装设计师》顺应读者需求与阅读方式的转变,将纸媒杂志做出向学术期刊转型的决定,意在从学术的高度继续为行业发展出力,同时为时尚教育届的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论文、成果的交流平台。

《服装设计师》杂志新媒体平台继续保持以吸引设计师群体和时尚消费者、爱好者为主要的内容风格。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熊兆飞

 

会议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熊兆飞主持。

尔后,上午的研讨峰会主要围绕如何建设学术交流与影响力平台主题展开,各位专家教授们用主题演讲的形式就当代设计教育的使命感、AI时代的时尚发展趋势、小人台教学的魅力等问题进行解读,以多元化的视角同堂共论设计教育创新发展模式和新时代中国时尚设计话语权提升的新方案。

 

苏永刚:中国设计需要一套不同于西方的话语体系

 

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苏永刚

 

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苏永刚认为,人工智能将为时尚产业带来一场革命,在AI时代,开环大学将取代闭环大学,打破年龄结构,形成独特的混合学生校园,人才培养路径也将从先知识后能力反转为先能力后知识的结构。目前,中国设计教育领域存在自身设计语言和设计思想表达不够明确等问题。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中国设计师从方法论、宇宙观、价值观到艺术形态等方面形成一套与西方和而不同的话语体系

 

  李海兵: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先知感

 

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李海兵

随即,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李海兵分享了自身对于艺术教育的再思考。他谈到社会快速发展,让我们无所适从,只有不断反思和思考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避免被淘汰。当下,我们步入伟大的时代,时尚产业也在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敞开怀抱, 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先知感,提前对世界进行预判,及时更新进化进行时新语境。此外,教师们还需要深度、积极且敏锐的去思考如何对待设计教育以及指导学生。

 

徐炜:为服装产业服务,打造服装人才超市

捷报比分网常务副校长、教授 徐炜

捷报比分网常务副校长、教授徐炜从经济学的角度,就高校产教协同育人进行主旨演讲,他表示捷报比分网致力于为服装时尚行业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性人才,专注于为服装产业服务,打造服装人才超市。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教学要与市场相结合,校企合作的落脚点是企业,资源配置方向也是企业,只有将产业资源变现为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利益转化。

 

王家馨:高职院校需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培养方向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教授 王家馨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教授王家馨以服装高职教育——中国服装产业革命的生力军为主题,对当下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育教学对人才承上启下的培养衔接作用进行解析。在他看来,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基数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非标准化的产品生产以及多样性服务将是未来这个时代的特点,服装产业的结构包括设计方式都将发生剧烈变化,由此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和技能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和教学体系可能面临重新构建,如何切实的把握住人才培养方向,是高职院校教学建设的发展动能。

 

徐琳:小人台教育优势多

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浪漫宣言制衣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徐琳

在以上几位专家学家就新时代特征剖析教学体系构建方向之后,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浪漫宣言制衣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琳从技术层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及教学体会,谈到她对小人台教学做出的新探索。她指出,由于学生对繁琐的公式计算容易产生莫名的恐惧以及初出茅庐的设计师面对版师时很难通畅表达自身创思,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小人台(即自制缩小比例的人台模型)为教具,用全新的教育方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了对如何建设学术交流与影响力平台等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下午研讨会还就民族服饰的文化传承进行了学术研讨。

 

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戴鸿

在民族服饰当代性学术研讨开始前,特邀学术主持人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戴鸿介绍会议议程与嘉宾,戴鸿教授说,从民族服饰的创新来说,要将时尚蕴含于传统之中,既要传承经典、又要演绎时尚。

 

任平:立裁更能满足于设计师的创作需求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任平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任平就《新趋势下服装立体剪裁与文化的跨界融合》进行分享,她谈到,品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包括产品力、经营力与提案力,其中,具有艺术与技术软雕塑之称的立裁,是提升产品力的关键设计手法。与平面制版相比,立体裁剪是更为自由的制版方式,更能满足于设计师的创作需求,同时易于塑造形体。

 

李华麒:立裁是智能化时代设备追赶的目标

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李华麒

 

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华麒指出,传统服装技术与工业化生产的区别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生产方式,二是生产设备,三是管理方式,四是产品品质。传统服装技术模式多为个体化生产,存在个性化强、多样化以及质量不稳定等特点,而工业化生产产品结构单一,多缺少个性化。当然,当下已步入智能制造时代,智能服装概念的重新兴起,让服装行业辞旧迎新。但是,追根溯源,立裁是智能化时代设备追赶的目标。


那仁夫:蒙古族的服饰可以成为设计创意的重要灵感源泉

内蒙古日报社美术编辑 那仁夫

 

内蒙古日报社美术编辑那仁夫论述了蒙古服饰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以及传承与创新。蒙古族的服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一脉相承,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其丰富绚丽的色彩,独特的款式造型,意蕴深远的服饰图案,精巧绝伦的服饰工艺却可以成为服装设计师们发挥设计创意的重要灵感源泉。

 

李莉莎 :设计具有适合现代生活和审美的新型民族服饰是潮流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李莉莎

 

多年深耕于蒙古族服饰现状研究领域,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的教授李莉莎认为,民族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又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时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民族服饰的影响非常大,日常生活中穿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如何有效地保持和传承民族服饰文化,使民族服饰留在身上,而不是记忆中,是应该思考的问题,更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未来设计师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下,设计具有适合现代生活和审美的新型民族服饰是人们喜爱并穿着的基础。

 

宋德风:民族手工艺创新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宋德风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宋德风补充说,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再设计直接影响着我国当代设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建设发展,其教学与科研成果也是支撑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王佩国:版型是服装品牌同质化区分的重要方式

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 王佩国

之后,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王佩国讲到,服装版型技术是人体与面料之间科学结合的决定性技术,也可称之为成形技术。成形技术是服装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服装品牌之间区别同质化的重要方式。

 

吴海燕:学科建设要注重创新发展性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金顶奖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吴海燕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金顶奖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吴海燕分享了自己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她谈到,学科建设要注重创新发展性,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在本次研讨峰会上,台上专家畅所欲言,台下学者忙做记录、互动颇为频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 张庆辉博士

 

最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张庆辉主席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时尚本就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学术的引导性与技术的实验性在设计教育中同样相辅相成。作为搭建产学研平台的桥梁角色,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和技术工作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嫁接起院校和企业、专家和学员之间的交流渠道,推动设计创新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同时,他表示构筑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价值生态、树立时尚设计先锋形象,成为了实现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转型的重任。相信各方院校的学术资源与远见卓识的注入,将助力开拓打造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发展新路径。

会议间隙,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赵东海及国际设计艺术学院领导班子的陪同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一行与部分与会专家一起观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特别邀请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并与蒙古族服饰研究专家苏婷玲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图什业图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达来老师、自治区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娜仁其其格老师,就蒙古族头饰、蒙古族皮画、蒙古族刺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后共同参观了国际设计艺术学院众创空间。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成立于1994年,学院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8个本科专业方向,现有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建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科研转化平台和产教融合的众创设计工作室40间。

 

会后,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与协会主席张庆辉一行、部分与会专家就学院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交换了意见,并对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博士、捷报比分网常务副校长徐炜一行在副院长高颂华陪同下参观众创设计工作室

 

本次研讨会将各方服饰文化研究的学术力量汇聚一堂,为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切磋建设学术交流与影响力平台的基础上,共同探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理论研究的精深发展。